>

险资谋变 金融业或上演“三国杀”

险资谋变 金融业或上演“三国杀”


保监会在6月中上旬举办的“保险资金运用政策培训班”上,推出13项保险投资新政征求意见稿,力度之大超出预期。新政对保险业将产生哪些影响?哪些新政有望在短期内推出?保险公司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?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,深入解读系列新政的影响。

在整治行业销售误导和理赔难的同时,保监会对投资监管正趋于放松:股权、不动产等投资渠道不再一事一批,投资范围拟再度拓宽;衍生品、境外投资、融资融券等新业务逐步放开,险资投资品种迎来重大创新;保险资管业对接其他金融机构,将成为业务创新的重要平台。

“在银行业、信托业、基金业纷纷加速创新,抢占资产管理业务战略高地之时,保险业作为最先开放的金融业,先发优势正在消逝。”某保险公司高管表示,保险业必须经历新一轮松绑、改革、再出发。当前监管层酝酿祭出一系列重磅政策,意在将保险业置于与银行、券商、基金进行充分竞争的环境中,提升其行业发展能力。

目前保监会正在加紧酝酿改革方案。“本次改革涉及到13个具体方案,从系统性和根本性出发,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关键制度进行顶层设计。”一位监管部门人士表示,从以往来看,每次资金运用改革也都是保险资金利差提升、产品创新的先发要素。

先发优势正在消逝

“按照目前的投资格局,每年4%的收益率已经很不容易,尽管这只是债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。靠股市吃饭的时代差不多该终结了。”一保险资管人士说。2010年、2011年、2012年,持续的熊市行情成为6万亿保险资金所不能承受之重。缺少了股市的支持,2011年保险资金年化收益率已降至4%以下。

我国保险业在2003年之后曾迎来一轮高速发展,并在整个金融资管行业占据先发优势。从2003年开始,国务院以特批形式逐步尝试放宽保险投资渠道,放开保险资金对证券投资基金、债券、股票等证券化产品的投资渠道,并确立保险资产管理专业化体制,保险资金收益随之走高,其投资收益成为保险盈利的重要来源。

2006年之后,保监会先后放开保险资金对基础设施、不动产、股权和境外的投资渠道。虽然各项创新渠道的政策细则并未跟进,政策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并不强,但得益于保险投资渠道的部分放开及2006年大牛市对投资收益的显著提升,万能险、投连险等新型寿险产品异军突起,保险业在资产管理行业率先发力。

不过,自2011年以来,我国资产管理格局开始出现重大调整,各金融行业的博弈和角力日渐加剧:银行以其庞大的网络推动理财产品发展;信托业则运用金融牌照,创新产品和服务,定位于高净值客户;证券业改革创新,明确定位为金融中介机构,组织体系、服务方式、产品全面创新;而保险业由于投资渠道受限,先发优势逐步丧失。

“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经历着大刀阔斧的改革,但保险业却始终禁锢在原来的框架。”某保险公司高管表示。“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周期,股市很难再现前几年的繁荣。现在必须给保险投资松绑,否则行业发展会陷入停滞的泥沼。”他说。

“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一直没有走出靠股市‘吃饭’的怪圈,这不仅导致保险公司盈利不稳定,更削弱了保险产品的吸引力。”有监管人士表示。

整个保险行业迫切希望能够启动新一轮改革,一系列重磅改革措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酝酿出炉的。在保监会酝酿的13项投资新政中,多数是早已储备的政策,如放开无担保债券、松绑不动产和股权投资、开放境外投资等。

“上述的投资政策,监管部门已经和保险公司讨论多次,现已基本成熟。借监管改革顺势推出,恰逢其时。”上述保险公司高管表示,“以往保险业往往将投资收益下降归咎于政策限制多,而今后所有渠道全面放开,将成为保险公司提升投资能力的重要外部力量。”

金融业新一轮角力将展开

华创证券分析师牛播坤如此评价此次改革:定位于全面提升保险机构的资产配置与投资管理能力,以市场化、放松管制、拓宽投资范围为基调,支持产品创新,提高整体效益,监管实践中减少行政审批,将在投资工具、投资市场、投资方式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。

在放权给行业的同时,保监会也决心让保险业放开眼界,与银行、证券、基金等行业一起展开竞争,找回逝去的先发优势。

保监会酝酿从产品和管理机构两个层面向其他金融机构开放,一方面打破原有保险资管机构对保险资金的垄断格局,对接银行、信托和证券的理财市场、基金和证券的公募与私募市场,分享其他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能力提升带来的收益;另一方面,保险资管公司有望转型为专业资管机构,接受多类型资金委托管理,在资产管理的大市场中,与其他机构一起竞争。

“根据现有的改革思路,未来保险资金可以委托公募基金公司做投资管理,同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发行公募产品。”一位保险资管人士表示,“若改革方案落地,将加快金融行业混业经营步伐,并进一步加剧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,保险业将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壮大。”

保监会研讨酝酿上述改革方案的同时,证监会6月以来也推出多项新政。

“可以看到,金融业新一轮角力即将展开,银行、证券、保险等机构将在资产管理行业中展开充分竞争。谁的投资能力更强,谁占据渠道优势,将成为新一轮竞争中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。”一位投行人士表示。

监管思路发生转变

“在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履新后,保监会监管思路开始发生转变,具体表现为‘一抓一放’,首先是放手搞改革,建立和完善保险创新体系,以开放促发展、促改革、促创新。同时着力抓风险防范,实现企业内部管控和加强外部监管的有机结合。”在保险业内人士看来,保险资金运用制度的改革创新,是在逐步放开投资渠道的同时,进行有效、科学的监管。

保监会明确规定,保险公司开展股权、不动产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和无担保企业类、公司类债券等投资,偿付能力和财务状况应当满足监管规定。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或者财务指标下降、不再符合规定的,应当及时采取措施,并不得开展新增投资。保监会将根据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、偿付能力、投资管理、风险控制等状况,推进和加强分类监管。

根据《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》等相关规定,投资股权和不动产的保险公司,需满足上一会计年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%、且投资时上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%的条件。

保监会也有意主动减少行政审批,拟将审批事项由原有的22项减少到3项,保留高管资格、重大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产品。这也反映出支持保险机构自主决议计划、自行投资、自担风险的监管理念更新。

保监会打开大门,让符合一定条件的保险公司放手去做,在这一过程中加速行业创新。同时,让保险公司自担风险,由此强化各公司风险管控能力。”一位监管部门人士表示。(记者 丁冰)

<


关于我们 | 服务网络 | 法律声明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联系我们 | 留言反馈 | 成功案例

客服电话:4006 010 661  总机:010-83277111  传真:010-83277011  服务时间:周一至周五 8:30 - 17:00   外网邮箱:

Copyright 2016 北京金马甲产权网络交易有限公司  版权所有  京ICP备10010775号  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68号